【海通策略】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共振——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1(吴信坤、杨锦、刘颖、荀玉根)
本公众订阅号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方向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唯一发布信息的平台,从未以荀玉根个人姓名开通过任何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核心结论:①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人工智能等数字基建领域空间大,智慧城市或是数字经济首要应用场景。②智慧城市应用层覆盖智慧交通、社会管理数字化等领域,技术层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TMT领域。③TMT目前估值低、公募配置低,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利润增速将加快。
智慧城市:数字经济和新基建共振
———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系列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数字经济也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当前打造智慧城市的政策正密集推出。新基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应用场景,本文将重点探讨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和产业链基本要素,并展望智慧城市可能的优先落地方向。
1. 智慧城市是数字经济重要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产业政策推动加速落地。宏观层面看,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11月4日刘鹤副总理也指出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生产函数变革调整,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正是重要着力点。
从产业层面看,当前新基建建设为数字产业高速发展构建厚实基础。新基建首次于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包括5G基站、特高压、高铁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七大领域。我们在《新基建未来的潜力在何处?-20221017》中提出,目前我国已在5G基站、特高压、高铁及城轨、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而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经济基础领域仍有较大的空间。具体来看,工业互联网方面,作为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工业化转型的重要基础,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由20年的14.67%提升至21年的17.5%,而“十四五”规划目标为45%;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深入渗透诸多领域,根据EEPW官网援引艾瑞咨询,21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0.2万亿、带动相关产业约0.8万亿,而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3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超10万亿;大数据中心方面,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导致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需求增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也将持续旺盛,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3年底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
政策支持下,智慧城市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首要应用场景。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重点战略,根据中国移动预测,预计到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将超50%。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数字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数字经济发展应用的重要场景。
当前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智慧城市建设。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智慧城市建设,指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各部门也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智慧城市建设。21年9月,工信部等部门发布《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推进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2年7月,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智慧化改造,发展智慧出行、智慧街区等应用。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指出,要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我们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在新基建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的首要应用场景,也将成为新基建的首要服务对象。
2.智慧城市辐射数字产业多个领域
应用层面看,智慧城市覆盖多个城市生活领域。当前智慧城市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正在不断丰富,数字政务、智慧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正加快融入居民生活。①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力方向,通过对交通各要素之间的全面感知、协同互联、动态调控,实现下游公路、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多场景的管理运营,根据36氪研究院公众号,预计到23年智慧交通规模或接近1万亿。②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方面,社会治理数字化涵盖数字政务,智慧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等多方面,主要通过封装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灵活调度服务资源,提升社会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政策支持下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以数字政务为例,根据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援引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数字政府行业趋势洞察报告(2022 年)》,预计23年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203.9亿元,22-23年复合增速为22.4%。
技术层面看,智慧城市产业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多基础要素。智慧城市产业链涉及软硬件开发制造、通讯网络接入、系统集成、管理运维等环节,因此我们可将智慧城市产业链划分为硬件设备制造、软件平台开发、数据和内容服务、系统集成以及运营服务商等组成部分。
①硬件:硬件设备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主要包括传感器等感知设备,芯片等计算存储设备,以及通信设备等。感知设备(传感器、摄像头、RFID、毫米雷达波等)方面,实现城市范围内的智能感知需要大量可靠的感知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从而连接物理和数字世界。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智慧城市对感知设备的需求有望稳步增长,以传感器为例,根据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传感器市场23年同比增速达20.6%。计算存储设备(计算芯片、存储芯片等)方面,云计算的实现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集群与云存储硬盘阵列,根据SIA数据,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21年半导体消费占全球比重达34.6%,但半导体产业全球份额仅为7%。政策支持和数字经济发展下正推动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通信设备(5G基站、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方面,我国企业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也具有一定优势,根据Dell’OroGroup,20年华为、中兴占全球40%以上份额。
②软件:软件是硬件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枢纽,主要包括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基础软件(中间件、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应用城市场景,基础软件有望迎来新机遇。以操作系统为例,智慧城市为国产操作系统提供潜在的更大增长空间。尽管国外企业在我国桌面操作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根据亿欧智库,Windows、macOS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90%,而国产操作系统在Linux分类占比不超过5%。但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已在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细分领域切入市场,例如信创是数字政务的重要构成,其核心是构建以CPU和操作系统为核心的安全自主先进的生态体系,目前政策支持下国产操作系统借助国产化项目和新创产业发展,根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援引《2022年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3年国产操作系统通用市场增速将超过20%。应用软件(工业软件等)方面,应用软件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多场景提供相应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其中,工业软件是重要市场,随着数字技术与电网、化工等传统行业融合加速,智慧电网、智慧应急等场景需求或爆发,根据亿欧网百家号,25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
③服务商:云计算服务商是智慧城市在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的丰富,数据量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也导致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目前云计算、边缘计算部署与信息通信网络架构优化演进深度融合也在积极推进中。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十四五”末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2-25年期间复合市场规模将达36.8%。此外,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子领域。智慧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原有城市信息化建设成果,并将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融合,此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系统集成,因此系统集成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集成是面向政务、企业及个人实现交付的产业环节,将各个分离的信息、单元、设备、功能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应用的集中、高效、便利。而运营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后期市场,由于智慧城市覆盖场景扩大、数据量增多,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需求扩大,运营服务市场也将逐步延伸。
3.智慧交通或是智慧城市优先落地方向
交通是城市的脉络,发展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智慧交通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增长极。
政策支持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应用试点多地铺开。完整的智慧交通体系需要交通领域各要素协同发展,包括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工具、交通运营管理等,而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造智慧交通的底层核心。近期政策多次提及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21年8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组织推动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打造有影响力的交通新基建样板。当前智慧交通新基建建设正提速,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截至21年底我国已有3500多公里的道路实现智能化升级、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完成了4000余台路侧通信单元(RSU)的部署。
智慧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试点已在全国多地逐步铺开。过去几年,工信部面向全国组织评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简称“双智”)协同发展的试点城市。21年4月工信部和住建部确定北京、上海等6个城市为第一批双智试点城市;21年12月确定重庆、深圳等10个城市为第二批双智试点城市。各个试点城市均规划了示范区域,以支撑城市智能基础设施项目的有序落地。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在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城市开展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9月交通运输部将“北京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等18个项目作为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我们认为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以及智慧交通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驱动下,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助力智慧交通落地。近年来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取得了明显突破,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已经相当成熟,能够覆盖L1-L2级别的自动驾驶,成为大量上市新车的标配。根据高工智能汽车公众号,21年我国前装ADAS标配新车上险量为808万辆,同比增长30%。但单车智能存在单车算力不足、成本过高、感知距离相对较近的缺陷,发展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难度较大,车路协同或成为解决方案。C-V2X是车路协同的核心技术,通过C-V2X车载终端设备(OBU)及智能路侧设备(RSU)的多源感知融合,对道路环境实时状况进行感知、分析和决策,以实现自动驾驶。5G和边缘计算等技术正加速C-V2X的落地:5G网络具有低时延、高带宽、广域覆盖的特点,是实现车路协同的基础。截至22/08,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10.2万个,奠定了车路协同的网络基础;车联网产生的数据量较大,边缘计算靠近终端,能够快速处理部分非结构化的数据,形成快速反馈,可以降低云计算中心的数据储存量和计算量。
随着单车智能和C-V2X技术的融合,车路协同将逐步实现,通过人、车、路、云之间的全方位连接和高效信息交互,可以支撑车辆获得比单车感知更多的信息,促进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加速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
智能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加速智慧城市建设,TMT行业基本面将受提振。在未来的智慧交通体系中,将实现车路云的实时信息交互:路端实现基础设施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孪生城市;车端实现交通工具智能化,逐步具备无人驾驶功能;云端实现对大数据的收集、共享、分析,以及全局交通动态的智能管控。智能交通将从安全、效率、节能等方面改善人民的出行体验,无人驾驶的发展和普及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辐射硬件、软件、服务商等TMT领域,随着相关应用场景的逐渐落地,将加速TMT行业成长,结合海通行业分析师预测,我们预计22/23年计算机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0%/30%、电子归母净利增速达-10%/20%、通信归母净利增速达10%/15%。
从估值和配置看,当前(截至22/12/07)相关行业低估低配:电子PE(TTM)为30.1倍,处13年以来12%分位;计算机为51.9倍,处38%分位;通信为26.8倍,处2%分位;22Q3公募基金持仓中计算机市值占比相对于沪深300低配0.5个百分点(处13年以来2.6%分位)、电子超配2.2个百分点(处7.8%分位)。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股市荀策)为海通证券研究所策略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